為減少幼童感染肺炎鏈球菌,導致嚴重併發症,衛生署疾管局昨(25)日公布自明(102)年3月1日起,擴大實施2~5歲幼童免費接種一劑肺炎鏈球菌疫苗,估計約有50萬名幼童受惠。
疾管局表示,肺炎鏈球菌平時潛伏在鼻腔中,會在人體免疫力下降或感冒時趁機侵入造成感染,輕微者引發中耳炎、鼻竇炎和支氣管炎等呼吸道症狀,嚴重則引發敗血症、肺炎、腦膜炎、關節炎等併發症。
疾管局指出,肺炎鏈球菌感染症好發族群為5歲以下幼童及65歲以上老人,其中幼童又以2~5歲最多。
為了減少幼童感染情況,符合接種條件幼童的家長,可於明年3月1日攜帶幼兒併同兒童健康手冊及健保IC卡,至各地衛生所或指定醫院診所免費接種。
疾管局提醒,肺炎鏈球菌疫苗可與其他疫苗同時施打,少數人接種後會發生注射部位疼痛、紅腫的反應,通常接種後2天內就會消退,若出現高燒不退、倦怠或特殊不良反應等嚴重副作用,則應立即就醫。
什麼是肺炎鏈球菌?
肺炎鏈球菌是一種革蘭氏陽性菌,在顯微鏡下呈現兩個相連的圓球狀,故早期稱為肺炎雙球菌或肺炎球菌,一直到1974年才經由 rRNA 定序正名為肺炎鏈球菌(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 。
肺炎鏈球菌外層的莢膜多醣體具有抗原性,是使肺炎鏈球菌有致病力的主要因子,依莢膜抗原的不同目前約有 90 種血清型的肺炎鏈球菌。
肺炎鏈球菌常存在於人類的鼻腔中,一但人體的免疫力降低時,肺炎鏈球菌就會趁虛而入;輕微的話造成鼻竇炎、中耳炎,嚴重的會造成肺炎、腦膜炎甚至是敗血病等威脅生命的感染症。
肺炎鏈球菌有什麼可怕?
肺炎鏈球菌有什麼可怕的?我們可以由肺炎鏈球菌在世界各地的致病率及節節攀升的抗藥性菌種比率得知。
在世界各地肺炎鏈球菌都是各個年齡層造成侵入性疾病及致死的重要菌種之一,尤其是嬰幼兒及老人。
在美國每年有 50 萬人感染肺炎、4 萬人死於肺炎 1,而約有 20 % ~ 60 %的社區肺炎是由肺炎鏈球菌所引起 2。
依據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的統計,在台灣每年每 10 萬人就有 1.4 人感染肺炎鏈球菌,主要分佈的年齡層為 5 歲以下的兒童 ( 約 24 % ) 及大於 65 歲的老人( 約 36% ) ,平均致死率約為 13 %-22 %。
近十幾年肺炎鏈球菌的抗藥性在世界各地都有明顯增加的趨勢。
在美國有28 % 的 肺 炎 鏈 球 菌 對 巨 環 類( macrolides ) 產生抗藥性,對四環素( tetracycline ) 及 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 的抗藥性分別為 20 %及35 %,而多重抗藥性菌株的比例也在增加中。
依據 90-91 年疾病管制局的資料顯示,在台灣肺炎鏈球菌對於 penicillin、cefuroxime、cefotaxime、marcrolide 的抗藥性都有升高的趨勢,尤其對於巨環類的抗藥性更高達將近 90 %。
哪些人是感染肺炎鏈球菌的高危險群?
2 歲以下的幼兒及 65 歲以上的老人因為抵抗力較差所以是感染肺炎鏈球菌的高危險群。
因為脾臟可以清除血管內的肺炎鏈球菌,所以脾臟切除或患有鐮型血球貧血症而造成脾臟功能損害的人也較一般人容易感染肺炎鏈球菌。
患有慢性心臟、肺、腎、肝疾病及其他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嗜酒等,都會增加肺炎鏈球菌感染的機會。
另外,免疫力缺乏的病人如 HIV感染的病患、癌症病人、罹患白血病、多發性骨髓瘤、Hodgkin’s disease 等血液疾病,以及接受化學治療、免疫抑制劑治療者,都具有較高的感染率。
該怎麼預防肺炎鏈球菌的感染?
為了避免肺炎鏈球菌感染,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是目前最有效的預防方法。
目前在市面上有兩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可供預防接種。
一種是 23 價的肺炎鏈球菌多醣體疫苗,適用於大於兩歲的兒童及成人。
此疫苗選取最具有侵入性及致病力的 23 種肺炎鏈球菌血清型 ( 其中包括 6 種最常見抗藥性的血清型 ) 的莢膜多醣體當作抗原,直接透過 B 免疫反應而增加 IgG 抗體的產生。
在注射疫苗三週後,血液中的抗體濃度就會達到保護的效果。
雖然整個免 疫 反 應 過 程 沒 有 經 由 T 細 胞( T-cell-independent ),但因為部分的疫苗會在淋巴系統中留存一段時間,因此能夠持續激活 B 細胞而產生較長時間的保護力,不過這對於免疫系統尚未成熟的 2 歲以下幼童就無法產生有效的保護力。
另一種是 7 價的肺炎鏈球菌接合型疫苗,適用於大於 2 個月及小於五歲的兒童。
這種疫苗是選取七種兒童常見感染的肺炎鏈球菌莢膜多醣體,分別接合上蛋白質載體 CRM197 ( 一種無毒性的白喉毒素 ),形成醣蛋白接合體。此種醣蛋白接合體可以引發 T 細胞免疫反應,產生具有較高效力的 IgG 抗體,且具長期的免疫記憶,也因此對 2 歲以下的幼童也有保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