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文/何楷平|現代保險健康理財電子日報 | 2017.06.13 (新聞)

上週(6/7)學保2度招標,不出眾人所料,又2度流標。

反觀其他國家對學保制度的明確規劃,在台灣,讓保險公司「賠錢又賠名譽」的學保,還有哪些令人匪夷所思的怪象?

 

1.學保被視為政策保險,卻在商業保險制度下運作

台灣學保的保障內容、承保方式、費率等,都是由政府機關主導,與商業保險依據市場需求、損失率、附加費用率等計算方式有所不同,且學保是政府基於增進兒童福利的政策而推動,所以,學保向來都被視為政策保險。

不過,政策保險多半採無盈無虧,也就是專款專用、財務獨立但學保卻是由主管機關決定學保費率後,要求保險公司接受,等於要保險公司自負盈虧。

保險公司無法根據損失率來訂定保費,還必須接受主管機關決定的費率,說直白一點,就是在做「賠本生意」。

根據壽險公會統計,雖然承辦學保的保險公司,每年保費收入約17億元,但理賠金額高達18.5億元,「做一件、賠一件」難怪保險公司都以「做公益」來看待學保這回事。

 

2.政策保險具有強制性,但學保「強制納保」有爭議

學生保險雖是政策保險,卻沒有訂定專法,而是散落在高級中學法、職業學校法等各類學校相關法條,當中規定學生「應參加」學生平安保險。

換句話說,如果家長不同意,子女可以不投保學保;這並不違反規定。

但實務上,高中以下各級學校的學保保費,都已經包含在學費裡面,因此大部分家長並不知道「可以不投保」。

在法律授權不足的狀況下,要求學生強制投保,恐踩到侵害人民財產權的疑慮。

 

3.醫療正本用自己的商業保險賠,再用副本要求學保理賠

學保是民國64年,政府所提出的政策保險。

當時,台灣民眾投保率非常低,政府基於憲法「照顧兒童的社會安全」的原則下,推行學生團體平安保險。

但隨著社會環境的變遷,國人的保險意識抬頭,壽險公會統計,105年全國投保率創歷史新高,

0~19歲投保率逼近6成,在副本開放理賠的情況下,許多本來就有投保商業保險的家長,會先用正本幫子女申請理賠,再拿副本向學保理賠。

承辦過學保的保險公司主管私下表示,副本理賠是消費者的權益,只要「不要虧太多」,保險公司大多願意接受。

但學保的問題在於,費率低、保險公司不但賺不到,還做一件、賠一件,而家長兩邊都想賠,學保實支實付「損害填補」的初衷,恐怕早已被扭曲。

 

4.相同事故,醫療水準愈好的地區,理賠金額可能愈高?

根據實務理賠經驗,相同的疾病或傷害,都市和偏鄉地區的學童,理賠金額可能差很大。

由於偏鄉地區的醫院、診所較少,學童的就診率、住院率都偏低,沒有就診、住院,就沒有相關醫療單據,自然無法申請學保理賠;就算有醫療開銷,金額也都不大,能賠到的也不多。

此外,都市地區的家長,規劃商業保險的概念較齊全,也懂得挑兩人病房、單人病房住,除了商業保險理賠外,學保理賠金等於補貼醫療以外的開銷。

以105學年度第1學期學保為例,理賠率平均為96.41%。

其中,台北市、高雄市、宜蘭縣都破百,高雄市更高達123.95%,花蓮縣、連江縣則分別為56.96%和60.77%。

學保究竟照顧到哪些學生,值得思考。

借鏡國外 各國制度大不同

先進國家大多有類似台灣的學保,通常是由學校提供,或學生自行投保。

例如美國是採商業保險方式,由學校和保險公司合作,保險公司會提供多種選擇,讓學生依照自己的經濟負擔能力和需求做決定。

德國則是強制投保,每個學生都必須參加健康保險,25歲以下學生可以免費投保在父母的保險下,但如果學生的收入超過一定金額,就必須自行購買保險。

另外,法國則是採社會保險制,學生只要在社會保險機構認可的公私立學校就讀,年齡在28歲以下繳交部份負擔額,就能參加學生社會保險。

 

貼心小叮嚀


1.申請醫療理賠應備文件:

學保申請書、診斷證明書、醫療費用單據等文件;

醫療費用單據可以是正本、副本或影本

(但副本或影本需要請原醫療院所加蓋院所印章)

2.前往全民健保特約醫療院所就醫,學保僅依照被保險人實際醫療費用之65%給付。

3.15歲以下兒童, 如果投保一般壽險或意外險,身故保險金只能退還所繳保費或保費加計利息;但學生平安保險無此限制。\

 

延伸閱讀:

【工商時報】無人競標 學保再開天窗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una 云婷 Hsiao 的頭像
    Yuna 云婷 Hsiao

    ♡保險新視界♡Enjoy Life

    Yuna 云婷 Hsi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